植物干旱胁迫后常规生理指标|茁彩生物
2025-04-17
干旱,作为影响植物生长、发育以及作物产量的关键环境胁迫因素,一直备受关注。深入研究植物在干旱胁迫后的生理响应,对于揭示植物的耐旱机制、培育耐旱品种以及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策略而言,意义重大。
糖类物质:包含淀粉、可溶性总糖、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。这些糖类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,同时也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能量与碳源储备。在干旱胁迫下,植物为了适应水分亏缺的环境,可能会对糖的代谢进行调节。例如,增加某些糖的合成或分解,以此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能量平衡。
可溶性蛋白:它是植物细胞内一类至关重要的含氮化合物,涵盖了酶、储存蛋白等。在干旱胁迫的情况下,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改变,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代谢状况,以及植物对胁迫的适应能力。
渗透调节物质:像甜菜碱、山梨醇、脯氨酸等,都属于这一范畴。在干旱条件下,植物会积累这些物质,从而降低细胞的渗透势,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,最终维持细胞的膨压和生理活性。
叶绿素: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,其含量的变化,会直接对植物的光能吸收和转化效率产生影响。一旦受到干旱胁迫,叶绿素含量可能会下降,进而干扰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。
叶片含水率:这是衡量植物体内水分状况的直接指标,能够直观反映出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亏缺程度。通过测定叶片的鲜重、干重和饱和鲜重,我们可以计算出叶片的相对含水量,从而对植物的水分保持能力进行评估。
指标 | 常用检测技术 |
糖类(葡萄糖等) | GOPOD酶法、蒽酮比色法、HPLC |
脯氨酸 | 磺基水杨酸-茚三酮法 |
可溶性蛋白 | 考马斯亮蓝法、BCA法 |
叶绿素 | 丙酮提取法+分光光度计测定(663nm、645nm) |
叶片含水率 | 鲜重/干重法、电子水分测定仪 |